首页 > 诗文 > 刘鹗的诗 > 高佥事招饮于城西门燕山亭

高佥事招饮于城西门燕山亭

[清代]:刘鹗

步出城西门,晴日光离离。不知春浅深,绿叶含晓滋。

感兹时物变,但恐毛发衰。徘徊燕山亭,胜友相追随。

鲜鲜棠梨花,灼灼丁香蕤。节序固已晚,聊复折一枝。

缅怀古之人,俯仰令心悲。草玄良自苦,献璞宁非痴?

何如即时酒,歌我浮云诗。渔人发清响,远过竹与丝。

风吹罗衣裳,为子舞僛僛。微酣剧谈笑,倒景已莫追。

为乐慎勿极,苟无负良时。

刘鹗简介

唐代·刘鹗的简介

刘鹗

刘鹗(è)(1857年10月18日—1909年8月23日),清末小说家。谱名震远,原名孟鹏,字云抟、公约。后更名鹗,字铁云(刘铁云[1]),又字公约,号老残。署名“洪都百炼生”。汉族,江苏丹徒(今镇江市)人,寄籍山阳(今江苏淮安区)。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(龙川)之后,终生主张以“教养”为大纲,发展经济生产,富而后教,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。他一生从事实业,投资教育,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“教养天下”的目的。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、坚韧不拔,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。

...〔 ► 刘鹗的诗(249篇)

猜你喜欢

次韵平仲侍郎移居见简

宋代李弥逊

不寄斜封岁已馀,那闻异县更移居。

羁怀易动野马也,归梦自成胡蝶与。

荅寄延绥王中丞慎徵 其一

明代王世贞

中丞绣斧下青霄,十万军声静不嚣。何限五原春草色,莫容代马向秦骄。

茅屋

元代廖大圭

茅屋阴阴水北村,满床书卷一桐孙。雨声长在黄梅树,四月来时不出门。

过洛社望南湖暮景三首

宋代杨万里

暮烟如雨雨如烟,一把珠帘隔远山。

帘影渐浓山渐淡,恍然移入画屏间。

酬李寄轩

释智愚

寄傲知何所,行藏匪一轩。

究心无别旨,鸣道有来源。

咏逸民十一首 其七

元代赵孟頫

汪汪千顷陂,不为人浊清。道周言行表,荡然无得名。

谁言牛医儿,乃是人中英。当时无间言,后世流德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