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ōng

纳忠


拼音nà zhōng
注音ㄋㄚˋ ㄓㄨㄥ

繁体納忠

纳忠

词语解释

纳忠[ nà zhōng ]

⒈  献纳忠心;效忠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献纳忠心;效忠。

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上之,不能纳忠效信,有奇策才力之誉,自结明主。”
《后汉书·宦者传论》:“至 元帝 之世, 史游 为黄门令,勤心纳忠,有所补益。”
《明史·宋思颜传》:“他日又进曰:‘ 句容 虎为害,既捕获,宜除之,今豢养民间何益?’ 太祖 欣然,即命杀虎。其随事纳忠类如此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纳忠"的意思解释、纳忠是什么意思由自助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造句


1.假如当初袁绍能礼贤下士,虚心听取许攸的劝告,何至于痛失乌巢。兵败官渡呢?假如当初唐宗不能听取魏征逆耳忠言,又怎能出现;贞观之治;的太平盛世呢?善纳忠言者昌;拒纳人言者亡。

2.交浅而言深者,愚也;在贱而望贵者,惑也;未信而纳忠者,谤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