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ēizuò

危坐


拼音wēi zuò
注音ㄨㄟ ㄗㄨㄛˋ


危坐

词语解释

危坐[ wēi zuò ]

⒈  古人以两膝着地,耸起上身为“危坐”,即正身而跪,表示严肃恭敬。后泛指正身而坐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人以两膝着地,耸起上身为“危坐”,即正身而跪,表示严肃恭敬。后泛指正身而坐。

《管子·弟子职》:“危坐乡师,颜色无怍。”
《文选·东方朔<非有先生论>》:“吴王 戄然易容,捐荐去几,危坐而听。”
吕延济 注:“危坐,敬之也。”
《新唐书·陆羽传》:“﹝ 羽 ﹞得 张衡 《南都赋》,不能读,危坐效羣儿囁嚅,若成诵状。”
吴组缃 《山洪》九:“三官 危坐在尾舱藳草堆上,无心无绪的。”

国语辞典

危坐[ wéi zuò ]

⒈  挺直身躯端坐。

唐·元稹《莺莺传》:「张生拭目危坐久之,犹疑梦寐;然而修谨以俟。」
《三国演义·第四七回》:「只见帐上灯烛辉煌,曹操凭几危坐。」

端坐

分字解释


※ "危坐"的意思解释、危坐是什么意思由自助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儿子也翻来覆去睡不着,想着怎么去向正襟危坐的母亲认错。

2.我们村的支部*记是个退伍军人,他无论到哪里都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气场;在召集全村人开大会时,他正襟危坐、气势不凡,一派正直迷人的领导干部风范。

3.老人正襟危坐,俨然似尊佛像。

4.鸿钧微微一皱眉,四人的争辩戛然而止,所有人整襟危坐。

5.麦高调身姿,掸衣裳,不苟平时言笑,正襟危坐,克焦克躁,俨然一个等米下锅的绅士模样,是那种乡绅。

6.在正襟危坐的背后,他要么是个横行霸道的人,要么是个极其正派的人。

7.各种坏消息纷至沓来,他再也无法正襟危坐,他决定立刻动身,去找那几个休戚与共的朋友共同商量对策。

8.爸爸在客厅里正襟危坐,要求我把考试成绩单拿去,看来又要接受教育了。

9.一百十七、写一寸径的大字,也有人主张用悬腕法,甚至悬肘法,写字如站桩,挺起腰板,咬紧牙关,正襟危坐,道貌岸然,在这种姿态中写出来的字,据说是能力透纸背。

10.双手舒适地覆盖在膝盖上,这叫"正襟危坐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