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和


拼音yī hè
注音一 ㄏㄜˋ

一和

词语解释

一和[ yī hè ]

⒈  古指一个小笙。和协;和谐一致。一会;一番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指一个小笙。

《仪礼·乡射礼》:“三笙一和而成声。”
郑玄 注:“三人吹笙,一人吹和,凡四人也。”
按:《尔雅·释乐》:“大笙谓之巢,小者谓之和。”

⒉  和协;和谐一致。

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安则止,激则行,通体于天地,同精於阴阳,一和于四时。”
高诱 注:“一,同也。”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嘉遁》:“离同则肝胆为 胡 越,合异则万殊而一和。”
《隋书·音乐志下》:“四海之内,一和之壤。”

⒊  一会;一番。

宋 无名氏 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十九出:“説与我每一和,又説与我公一和。”
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一:“一个是一方长老,一个是一代名儒,俗谈没半句,那一和者也之乎。”
元 石德玉 《黄粱梦》第四折:“睡朦朧无多一和,半霎儿改变了山河。”
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高堂称寿》:“沉吟一和,怎离却双亲膝下?”

国语辞典

一和[ yī hé ]

⒈  一回、一番。

元·无名氏《神奴儿·第三折》:「官人清似水,外郎白似面,水面打一和,糊涂做一片。」
元·睢玄明〈耍孩儿·乐官行径咱参破套〉:「做院本把我拾掇尽,赴村戏将咱来擂一和。」

⒉  一会。

《永乐大典戏文三种·小孙屠·第九出》:「自家当朝一日,和那妇人叫了一和,两下都有言语。」
元·无名氏《货郎旦·第一折》:「那贱人俏声儿诉一和,俺这厮侧身儿搂抱著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一和"的意思解释、一和是什么意思由自助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凡事必须要有统一和决断,因此,胜利不站在智慧的一方,而站在自信的一方。拿破仑

2.凡事必须要有统一和决断,因此,胜利不站在智慧的一方,而站在自信的一方。拿破仑

3.仔细想想,这也不只是裕一和里香的故事呢。像我们也是,总有一天都会死。虽然不知道是明天、后天,亦或是数十年后。终点总有一天肯定会降临。所以我们或许也应该拥有裕一他们想要去拥有的心情吧。

4.楚文一脸颓然的看着叶山和上师,如果不是熟知叶山为人,他都以为这两人是一唱一和,前来霸占他的家产一般。

5.他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,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,还悠游自在,若无其事!

6., 只要一和你说话就一会儿难过,一会儿安心,像这样阴晴不定的我,就像个*蛋似的。泽部椿

7.见这边一唱一和配合的倒也默契,等这帮当地兵士出门以后吕子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。

8.不仅唱歌十分在行,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,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,还悠游自在,若无其事。

9.在两颗泛黄色姐妹恒星井宿一和钺之间,水母星云就是影像中央右侧具有较明亮弧状隆起的发射星云,并向外伸出摆动的触手。

10.悦来客栈三楼,天字一号房,时不时传来开怀大笑,道长乘着酒兴,说起一些修道界的逸闻轶事,大汉同样不甘寂寞,两人一唱一和,阿满听得更是拍手叫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