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āngrén

邦人


拼音bāng rén
注音ㄅㄤ ㄖㄣˊ

邦人

词语解释

邦人[ bāng rén ]

⒈  国人;百姓。

⒉  诸侯。

⒊  乡里之人;同乡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国人;百姓。

《书·金縢》:“二公命邦人,凡大木所偃,尽起而筑之。”
按,《史记·鲁世家》作“国人”。 宋 沉辽 《和颖叔西园春宴》:“太守乐邦人,纵观迨时豊。”
清 方文 《东湖行》:“郡县有司既草草,邦人好事者亦少。”

⒉  诸侯。

《诗·小雅·沔水》:“嗟我兄弟,邦人诸友。”
毛 传:“邦人诸友,谓诸侯也。”

⒊  乡里之人;同乡。

《韩诗外传》卷十:“臣 麦丘 之邦人。”
宋 梅尧臣 《南阳谢紫微挽词》之三:“里社当存祀,邦人定立碑。”
明 高启 《死亭湾》诗:“邸吏惊赤綬,邦人候朱轮。”
清 吴廷华 《沉孝子行》:“我友哭子几丧明,邦人请旌留孝名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邦人"的意思解释、邦人是什么意思由自助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造句


1.我从未感觉到自己完全属于任何一个地方,甚至既不属于我非常热爱的雅典,也不属于罗马。我到哪儿也都是异邦人,但我在任何地方都并不感到特别的孤独。我在旅途中从事作为皇帝必需履行的各种不同的职业:我把军人生活当成是一件由于经常穿了变得合适了的衣服。

2.“倘中邦人不自爱惜,自暴自弃,则鹬蚌相持,转为渔人之利,那时始悟兄弟不和外人欺,国人不和外邦欺,悔之晚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