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容不迫的成语故事


从容不迫

拼音cóng róng bù pò

基本解释从容:不慌不忙;镇静;不迫:不急促。形容临事不慌不忙;镇定沉着。

出处魏兰《<浙案纪略>原序》:“当其临事之时,从容不迫,颜色不变,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。”


从容不迫的典故

庄子,名周,宋国蒙人,是战国时的哲学家。有一天,庄子和当时宋国的另一名哲学家惠子一同在濠水岸边观鱼。 庄子说:“你看这条鱼在水中游得多么从容自在啊!它是多么地 快乐! 惠子说:“你又不是鱼,怎么知道它们现在很快乐呢? 庄子说:“你又不是我,怎么能断定我不知道它们现在很快乐 呢? 惠子说:“我不是你,当然不知道你是喜是忧。但你总不是鱼,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则是肯定无疑的。”

庄子说:“我们从头说起:你刚才问我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,这说明你知道我了解鱼的快乐才会问我的。我现在告诉你,我从自己的感受中体会的。我与你在濠水同游观鱼,悠闲自在,自得其乐。 这鱼其实是在水中游戏,从容不迫地观望着我俩,它们当然也和我们一样,感到十分快乐。”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从容不迫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残花败柳 元 白朴《墙头马上》第三折:“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,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,指望生则同衾,死则共穴。”
全科人儿
畏缩不前 宋 魏泰《东轩笔录》第七卷:“唐子方始弹张尧佐,与谏官皆上疏。及弹文公,,则吴奎畏缩不前,当时谓拽动阵脚。”
处之泰然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雍也》:“子曰:‘贤哉!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。”宋 朱熹注:“颜子之贫如此,而处之泰然,不以害其乐。”
心灰意冷 清 梁启超《湖南时务学堂学约》:“非有坚定之力,则一经挫折,心灰意冷。”
顾后瞻前 《封神演义》第五三回:“你往我来,遭着兵刃命随倾;顾后瞻前,错了心神身不保。”
晓以大义 吴玉章《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》第十四篇:“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,合欲晓以大义。”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郭澄清《大刀记》第十章:“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——队长,你就决定吧。”
叫化子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第四回:“管他有衣服没衣服,比要饭的叫化子总强点,就算那间厨房旁边的小房子,也怪暖和的,没有什么不可以的。”
铁面无私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5回:“我想必得你去作个‘监社御史’,铁面无私才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