宽严得体的成语故事


宽严得体

拼音kuān yán dé tǐ

基本解释得体:合乎分寸。宽厚和严格掌握得恰如其分。

出处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39回:“众将见绤彀宽严得体,无不悦服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宽严得体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宽严得体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骄奢淫逸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三年》:“骄、奢、淫、佚,所自邪也。”
金不换 京剧《粉妆楼》第六本:“常言道:败子回头金不换。”
从俗浮沉 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故且从俗浮沉,与时俯仰,以通其狂感。
背腹受敌 《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》:“吾无水战之具,而使淮兵断正阳浮桥,则我背腹受敌。”
乌合之众 管仲《管子》:“乌合之众,初虽有欢,后必相吐,虽善不亲也。”
杜绝言路 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操欲迷夺时明,杜绝言路。”
遗形藏志 汉·严遵《道德指归论·上德不德》:“遗形藏志,与道相得。”
安安静静 清 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45回:“只见匡胤睡在床上,安安静静,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。”
举贤任能 《礼记 大传》:“三曰举贤,四曰使能。”
纷乱如麻